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隋唐帝陵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靖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靖陵,唐僖宗李儇(862-888)陵墓,积土为陵,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。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2001年,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靖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阳峪镇南陵村东约500米处,西隔豹峪与乾陵相望,北对清凉山,东临白马沟,西南距乾县县城5.5公里。海拔高度814.4米。
  陵区处泾河支流泔河两岸的黄土台塬上,地势比较平坦,北部略高于南部。
 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3.1℃,无霜期为224天,年平均降雨量573—590毫米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
  陵区范围内全部为耕地,主产小麦,陵区内无水利灌溉设施。陵区周围人员稀疏、无污染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乾县,相传黄帝时称好畴,为祭天之所。秦孝公十二年(前350)始置好畤县,唐睿宗文明元年(684)因唐高宗葬于梁山之上,谓“乾陵”,遂更县名为“奉天”,以奉礼乾陵。唐昭宗乾宁二年(895)以奉天县置乾州。民国二年(1913)改乾州为乾县。
  靖陵位于乾县阳峪镇,南陵村东约500米处,建于文德元年(888),是唐朝第19位皇帝僖宗李儇与惠圣安孝皇后的合葬陵墓,积土为冢。
  僖宗惠圣安恭定孝皇帝讳儇,懿宗第五子,咸通三年五月八日生于东宫内。12岁继帝位,874—888年在位,文德元年三月崩于武德殿,圣寿27岁,其年十二月葬于靖陵。“龙纪元年,葬惠圣安孝皇后于靖陵”(《资治通鉴·昭宗》)。据记载,五代时期,后梁静明军节度使温韬大规模盗掘帝陵。
  宋代初年曾维修过靖陵。清代毕沅曾在陵区立有“唐僖宗靖陵”碑。一千多年以来,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破坏,靖陵陵区建筑仅留下部分夯土遗迹,神道两侧残存石刻。1994年,靖陵封土被人炸开,致使陵墓遭受严重破坏。1995年,陕西考古所对靖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。
  1956年8月6日,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靖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6月25日,国务院公布靖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三、靖陵基本情况
  (一)基本状况
  靖陵,位于乾县城东北方5.5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,夯筑城垣略呈方形,东西450米,南北471.8米,靖陵积土为陵,在陵垣正中,夯土筑冢于丘陵台地上,地势比较平坦。陵呈覆斗形,底部边长48.5米,高8.6米。南门外设神道,宽60米,长325米,南端为1对乳台,地势北高南低,陵园坐北向南。
  陵园建筑由城墙、城门、门阙、封土(陵台)、神道、乳台及神道石刻群组成,城墙大体呈方形,地面建筑已不存在,东北两面残存有原城墙基槽。城墙四角均残存角楼的夯土遗迹。城墙四面正中原有四门,门外有门阙,现仅存东门外的门阙夯土阙台遗迹。乳台遗迹位于封土以南605米的原台边缘,东西对峙。
  东南角楼东西14.3米,南北15米,高2.3米,夯土层厚8—10厘米。东北角楼东西8.9米,南北16.9米,高2.5米,夯层厚8—10厘米;西北角楼东西5.8米,南北4.6米,高2.6米,夯层厚8—10厘米;西南角楼东西6.6米,南北5.4米,高0.80米,夯层厚8—10厘米。东神门遗址距主陵263米,门外南阙台遗址东西1.8米,南北7米,高1.45米,夯层8—10厘米;北阙台遗址东西3.9米,南北7.8米,高2米,夯层8—10厘米。其他门阙无存。
  乳台呈覆斗形,东乳台东西11.3米,南北9.8米,高4米。西乳台东西边长9.5米,南北11.5米,高5.5米,夯土层皆厚8—10厘米。
  神道两侧石刻现存13件,东西间距约60米。由主陵向南,神道西侧石刻分别为:
  石狮1件,距主陵289米,神道西侧11.7米,石灰岩质,仅存颈部。
  石人1件,距主陵328米,神道西侧0.8米,头残、身高1.59米(现寄存南陵小学)。
  石马1件,距主陵455.3米,神道西侧27.3米,四肢残,头半残,长1.40米,高0.76米,宽0.56米,背饰鞍,石灰岩质。
  石马1件,距主陵462米,头、四肢均残。
  翼马1件,距主陵552米,神道西侧26.9米,残长1.46米,高1.53米,宽0.70米,基座长1.40米,宽0.77米,厚0.39米。
  石柱座,距主陵596.2米,长1.07米,宽1.00米,石灰岩质。
  石柱,八棱柱身,棱面宽0.23—0.26米,不等,残长3.5米,距主陵674米,
  神道东侧石刻分别为:
  石人1件,距主陵413.2米,神道东侧25.4米,立埋于农田中,露出地面高0.56米,头残,身着宽袖长袍,腰束带,双后握笏弯举于胸前。石灰岩质。
  石马1件,距主陵426.9米,神道东侧21米,饰鞍、臀部上侧两边鞍带各系四个铃铛,其余部分已残。石灰岩质。
  石马1件,距主陵475.3米,神道东侧38.8米,残长1.24米,残高0.70米,宽0.52米。马身披鞍鞯,颈带铃铛五个,臀部左右各饰三个铃铛,头部及四肢已残。石灰岩质。
  石柱,距陵冢596.2米,倒仆于地,高3.5米,围经1.96米。柱身为八棱形,面宽0.23—0.26米。石灰岩质。
  石柱顶盖,为仰莲托桃形,距主陵754米,高1.04米,完残程度一般。
  石人残块三段。现存南陵小学院内。
  唐僖宗靖陵碑:位于陵冢南面正中15.5米处,由三块石刻凿成,首身以榫卯相连,圆首,长方形碑座。通高2.68米,宽0.74米,厚0.28米。石座长1.2米,宽0.73米,石灰岩质。碑身右上书“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敬书”中间隶书“唐僖宗靖陵”左下书,“大清乾隆岁次丁酉孟秋,知乾州事崔龙见立石。”靖陵陪葬墓史书无载,陵园周围亦无发现。
  靖陵陵冢位于内城正中偏北,呈覆斗形封土堆,高8米,底部边长48.5米,夯层厚8—10厘米。墓道在封土南侧正中,南北全长35.6米,上下为二层台式,二层台以上呈反“凸”字形。二层台以下是宽2.7米的墓道。墓道东西两壁原均有壁画,东壁南部残存有青龙图局部,北部因坍塌不存;西壁北部可见有两层相叠压的仪卫图。
  甬道底部距地表深19.2米,开于墓道北壁下端,甬道口上绘有火焰宝珠纹壁画。甬道顶部被盗洞所破坏,但仍然可看出是微拱形顶。甬道南北长4.1米、东西宽2.2—2.5米。东西壁各开有两个较浅的壁龛。壁龛内分别绘一兽首人身的生肖壁画,保存较好的是东壁南龛的马、西壁南龛的羊、西壁北龛的猴。东西壁两龛之间的壁面各绘一执戟武士像。甬道内原有石门一道,早年被盗掘所破坏,留有后代(应为宋代初年)砌筑的石块封门墙。
  墓室为长方形横拱顶土洞单室,东西长5.78米、南北宽4.48米。东侧顶部多坍塌剥落,西侧保存较好,残留有天象壁画,可以看到月亮和星宿图局部。东西壁原各有3个壁龛,南壁的东西两侧各有1个壁龛,计8个壁龛,与甬道的4个壁龛合为12个。墓室的壁龛内同样绘有兽首人身生肖图,可辨有兔、鸡,其余均残。北壁壁画仅存东西两侧局部,西侧残存3人,头部残,着圆领袍衫,腰系革带;东侧残存2人,服饰同东侧,其中一人作“叉手礼”。墓室内80%的面积被棺床所占据,棺床东西长4.4米、南北宽3.1米、高0.3—0.4米,用石碑、石柱础、石块和砖砌成。棺床上原有木棺椁、木箱等物,因早年盗扰严重,棺床上一片狼籍,只有棺椁下的垫木痕迹依稀可辨。棺床上以及周围散乱分布着玻璃珠、铜饰件、陶罐、陶碗、玉器残片等。棺床与北壁之间东西并排放置2件石函,一大一小,形制相同,均雕出镂空壶门座,应该是盛放哀册、谥册所用。南壁东侧的壁龛中还发现有玻璃质地的璧、佩、带具等14件。
  (二)出土重要遗物
  豆卢钦望墓碑、杨再思墓碑。二碑原均为乾陵陪葬墓之碑,修建靖陵时被搬来铺设棺床。杨再思碑因正面朝上,致使碑文多被侵蚀漫漶;豆卢钦望碑正面向下,碑文大部分保存完好。这两个碑是乾陵17座陪葬墓中仅见的墓碑。
  龙凤纹玻璃璧2件。出自南壁西侧龛。两件璧形制、纹饰相同,一面雕刻走龙和如意云纹,一面雕刻飞凤和如意云纹,图案简洁明快,线条流畅舒展,动态表现较好。一件外径1.2厘米,一件外径10.6厘米,厚0.5—0.6厘米。
  龙凤纹玻璃佩2件。出自南壁西侧龛。外形稍不同,一件为尖拱连弧梯形,一件为圆顶连弧梯形。纹饰相同,一面雕走龙纹,一面雕飞凤纹,上有一孔,下有三孔。
  镂空龙纹玻璃佩1件。出自南壁西侧龛。正方形,中央一小圆孔,镂空雕刻一条盘绕的龙;龙体周围装饰着繁缛的缠枝卷草纹。边长8.1厘米。
  玻璃带具,共计9件。出自南壁西侧龛。其中带金夸8件、铊尾1件。这9件应当同属于一条大带上的。素面无纹,背面有弯弧孔眼,用于联系带裎。
  哀册(或谥册)残片,只发现2件带字的残片,汉白玉质地,其中一件上残留有“圣恭”二字和一个宝盖头,这恰好与僖宗的谥号“惠圣恭定孝皇帝”中的三个字相合。
  鎏金铜锁4件。均为箱匣上所用,保存完好。其中两件还带有钥匙。
  此外还出土有鎏金的铜把手、屈针、莲花状片饰、铜泡钉、玻璃片饰、陶罐、陶碗等。
  (三)现存状况
  历史上人为与自然的破坏,致使靖陵陵区地面建筑只遗留部分垣墙角楼遗迹,神道两侧石刻残缺不全。199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靖陵采取抢救性开发,目前尚在整理。现靖陵采取回填形式进行了保护。
  靖陵是陕西唐陵中时代最晚、也是迄今全面钻探陵园并发掘地宫的唯一唐帝陵。靖陵时值唐朝将亡,国力衰竭,陵园及地宫较简陋,考古发掘,清楚了晚唐帝陵的地下结构(无天井,阶梯式墓道,单室,室内有十二生肖龛式壁画等)。墓中的晚唐壁画较为少见,所出琉璃龙凤纹壁、佩为孤品。靖陵对于研究唐代陵寝制度的发展和演变,对于研究晚唐艺术和工艺的状况,以及对研究晚唐历史,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,具有重要的价值。
  四、考古调查与发掘
  由于靖陵墓室先后于1992年10月、1994年9月29日、1995年元月30日多次被盗(或被盗未遂)。陕西省文物局决定对靖陵进行抢救性发掘。发掘单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,乾县文物旅游局进行了配合。发掘工作由1995年3月17日开始,到1996年元月底发掘结束。随后对墓道、甬道、东北角楼、北门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。
  发掘面积有墓道、甬道、墓室计480平方米;陵园东北角楼,北门计86平方米;共计566平方米。发掘品数量200余件。
  发掘品因资料未整理完毕,大多数暂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。1996年1月将“豆卢钦望碑”、“杨在思碑”移交乾县文物旅游局,当时存放在“乾陵观光园”,现在乾陵博物馆。
 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靖陵发掘时,在墓室棺床底发现乾陵陪葬墓豆卢钦望墓碑和杨再思墓碑,这是乾陵17座陪葬墓中仅见的两块墓碑。1999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六辑发表了杨希义、刘向阳撰写的“乾陵新出唐豆卢钦望墓碑考释”一文。
  2003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了刘向阳所著《唐代帝王陵墓》一书。
  贺梓城“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”,《文物资料丛刊》1980年3辑中,对唐晚期带陵有所涉及。
  刘庆柱、李毓芳“陕西唐陵调查报告”,《考古学集刊》1987年5辑。
  日本学者来村多加史著“唐陵选地考”一文,有靖陵地形地势的描述和研究。译文见《考古与文物》2004年增刊。


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